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溫州的救贖民營企業資產大幅縮水 樓市限購微調

  溫州限購政策率先修正,全國輿論嘩然,各種猜想四處傳播。

  8月15日,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戴旭強向記者表示,溫州限購政策是回歸到國務院文件的框架內,不是"松綁"。

  "我們是嚴格執行國務院的規定,現在隻是強調瞭一下。"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房管局副局長餘躍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否認瞭溫州本次是限購出新政策之說。

  事實上,溫州樓市"微調"背後,是當地經濟的持續下滑、土地財政的困頓及民營企業的生存困境。在此背景下,溫州關於如何救經濟的呼聲日漸高漲,尤其是在新任市委書記陳一新上臺後。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位民營企業老板給陳一新書記的信中說道,"現在對於企業來說,最大的困難房貸信貸利率多少年息是資產嚴重縮水。以樂清土地拍賣為例,今年年中時的地塊樓面價為5000元/平方米,而最新拍賣出來的一塊樓面價跌至2000元/平方米,相對早期10000-15000元/平方米的樓面價,資產嚴重縮水,固定資產唯有回歸10%-20%的價值才是穩發展的最佳決策。"

  救樓市就是救經濟

  8月15日,在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給記者的一份標題為"溫州市嚴格執行國務院限購政策"的文件提道,溫州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房地產限購調控政策,此前部分媒體聲稱的"限購放松"並未突破中央的調控底線,因此也就談不上"松綁"。

  8月15日,溫州市住建委主任周守權向媒體表示,溫州此次針對當地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整,是在原有的較為嚴格的基礎上作出的微調,並未超出國務院房地產調控政策范圍。

  對此,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政府不應該去管外界輿論的壓力,"溫州的情況跟其他地區不一樣,溫州現行的房地產限購政策適度調整也是符合溫州經濟發展的規律,在沒有違反國傢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前提下,還是在整個國傢宏觀調控政策范圍內的。"周德文說。

  事實上,溫州房地產的下跌對溫州經濟產生瞭重大破壞作用。周德文表示,溫州房地產市場價格落差是全國最大的城市,落差最高峰跟最低峰有50%左右。最高峰時,溫州房產評估有1000萬,到現在隻值500萬。之前貸出的錢還回去後,再續貸,就少瞭很多,企業由銀行從可以貸款800萬到現在隻能貸款250萬,這當中的差價有550萬元。

  周德文表示,實體經濟陷入危機,溫州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跟全國差距也越來越大,因此,現在最需要政府出臺刺激經濟的政策。一般人都知道溫州人投資是看漲不看跌的,往下跌的時候,根本沒有人去投資,往上漲的時候,再貴也有人去買。因此,隻有這個時候讓房價上漲,二手房交易才能活躍起來,企業傢手裡的房產項目就可以脫手出去,然後把資金回歸實體。另外,樓市價格緩慢上漲,對銀行來說也是好處,所以溫州政府現在這樣維穩樓市是沒有錯的。

  周德文的以上觀點反映瞭溫州民營老板的心聲。

  人民集團董事長鄭元豹說,調結構和推轉型是本屆中央政府的核心任務,但調結構也好,推轉型也好,都必須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環境下進行。以往一提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很多人就誤解放棄老產品,直接上高新產品,這是誤讀。因此建議一些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不要盲目拋棄原有的產品。

  新任書記第一把火

  "這一激活樓市的政策調整,出發點是為瞭拯救實體經濟,也符合陳一新書記的執政方向。"溫州一位政府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而上任不到兩個月的新任市委書記陳一新,在此前調研中多次強調溫州要重振實體經濟。

  6月26日,陳一新上臺後,溫州民營經濟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於是大量的調研活動開始瞭。7月23日,陳一新主持的樂清企業傢座談會召開,座談會上陳一新聽取瞭民營企業傢的反映,明確提出瞭"惠民"( 民營、民有、民享、民富)政策,民營企業傢們頗受鼓舞。

  如今,溫州民營企業面對的最突出的問題是,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爆發之後,大量的資金被陷在房產項目裡,而此時房價已比最高峰時下降百分之三四十,他們多被深套其中,這也直接影響瞭實體企業的資金流。

  據溫州企業傢聯合會統計,2011年溫州民間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之前,全市100傢明星企業中半數以上涉足樓市。溫州的"蓋房團"和"購房團"踏遍全國各個地級市和縣城,特別是中央出臺4萬億刺激計劃、采取寬松貨幣政策並推行十大產業振興政策後,溫州民間資本便信心滿滿地大舉殺入房地產、礦產和新能源等領域。

  2011年,國傢信貸政策全面收緊。當年4月,涉及前述領域的溫州企業資金鏈開始緊張,被迫轉向民間借貸,促使當年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從年初的23%上升至9月份的25.4%,導致1-7月份規模以上企業財務成本同比提高43.5%。到瞭9月,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上百位企業主出逃,兩百多傢企業倒閉,多位涉及民間借貸的人士自殺。溫州瞬間成為區域性金融風波的重災區。

  對於那段時期的復雜性,星際實業董事長陳時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以前銀行放貸很寬松,銀行都盡量創造環境去放貸。一般實體經濟向銀行貸款是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明知道這些錢不會用於實體經濟建設,也明明知道有些企業銷售額根本很少,還是將近十倍於銷售額的資金放給他們。"

  但是現在的銀行的行為發生瞭轉折,陳時升說:"房地產去抵押貸款,過去放貸比例可以達到70%-80%,而現在放貸比例隻有50%。現在銀行都是指定評估公司去做評估,這很難做到客觀公正。"

  救樓市也是救財政

  "現在房地產企業都是微利,真正賺錢的是政府。"一名不願意署名的房地產老板對本報記者說,"溫州房價下降倒逼地價下跌,直接影響到地方財政的收入。"

  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溫州全市共出讓商業、住宅和商住類土地102宗,合計1759畝,已經遠超2012年全年1271畝的出讓總量。但今年上半年溫州的土地財政收入,政府方面諱莫如深。

  該人士指出,一位溫州主要領導在近期調研時說,溫州三十多個經濟指標全省倒數,財政資金鏈已出現嚴重困難,若產業鏈再出現問題,溫州經濟5年內無法恢復。

  借貸危機後,溫州房地產生態開始發生變化。地方政府因為危機啟動大規模招商和土地出讓,開展大規模的拆違等政策,也騰出瞭大量土地。迫於限購令的"不可抗拒性",上述工作進展一直較緩慢,更多資方待幣觀察。

  溫州市前任書記陳德榮欲以大投資大建設帶動溫州經濟發展,為此強力整合組建10傢國資投資集團,僅一個溫州城投集團註冊資金就高達80億,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將城投集團培育成為資產規模超過500億的大型國資公司。

  此前溫州以國資引進外來大集團大興土木,加強綠化投資,表面上讓溫州呈現全新氣象,但是,這種大手筆投資脫離溫州當時的嚴峻經濟環境,大投資並未帶動經濟大發展,投資結構的不合理性反而更加突出,溫州財政很快出現嚴重困難,這很可能迫使陳德榮黯然離職。

  他還說,要想改善財政資金鏈狀況,"賣地賺錢"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而近一年來賣地市場呈現方式是"溝地",即政府和用地企業價格協商出讓,拍賣僅是個流程設計,走過場。

  現在溫州市政府終於對嚴厲的限購政策進行瞭微調,但是這個政策能拯救溫州的經濟嗎?能拯救民營企業老板嗎?能拯救溫州的土地財政嗎?這些問題尚待時間來回答。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3-08-17/094734517lc7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ancisc15 的頭像
    francisc15

    francisc15的部落格

    francisc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